• <menu id="eewgo"></menu><nav id="eewgo"></nav>

    常見問題

    瑜伽的基礎建筑在古印度哲學上,數千年來,心理、生理和精神上的戒律已經成為印度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。

    正確理解“冥想”

    • 2017-05-11 18:05:00
    • 來源:
    • 點擊:
    冥想是一種無思慮的覺醒狀態。它并非一種做事行為,而是一種覺醒狀態。
    一些人認為冥想是指心理專注于某事物,另一些人認為想象某事物為我們帶來平靜或滿足便是冥想。
     
    所有這些冥想方法都出于一個目的:減少直至最終完全停止我們持續不斷的心理活動。
     
    這些練習方法并非真正的冥想——它們只是冥想的替代品,因為正常情況下我們很難完全停止心理活動。
     




    那么,

    問題來啦,

    人們究竟為什么冥想?

     
    冥想被許多研究者視為潛在最重要的減壓形式之一。雖然減壓方法在西方已經歷近70年的發展和研究,但數據顯示這些方法并非持續有效。
    而冥想孕育于東方文化,自有記載以來已逾數千年歷史。為了發展令常人也能達至內在平靜和、安寧及減壓的方法,數百代人不懈地努力,使東方冥想技巧得以不斷的發展、試行和完善。
     

    而今它成為一種易于滿足西方醫生和病人需求的方案。

    畫外音:或許人人都有本難念的經,但你可以有所不同!

    這幅漫畫能很好的詮釋冥想帶給人們的積極作用。

     

    美國研究顯示,采用包括冥想在內的短期行為矯正方案,能使病人在后續六個月內的看病次數明顯減少,估計每人平均節約200美元以上。

     

    據一項保險統計研究顯示,冥想者的醫療保健使用率明顯少于非冥想者。

     

    以上內容摘自

    http://www.freemeditation.com/meditation-basics/

    上一篇:第一頁
    下一篇:學習瑜伽需弄清的幾個誤區

    欄目分類

    熱門信息

    ?
    Copyright ? 2017.Company name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19068607號
    www.haole001.com